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洪合小说 > 现代都市 > 大明:瞎眼帝师,打造不朽盛世无删减全文

大明:瞎眼帝师,打造不朽盛世无删减全文

胜者即是正义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“嫂子好。”韩辰笑了笑。嫂子?徐妙云诧异,这应该叫他夫人才对,真是不懂礼数,要叫他嫂子,那得是皇室子弟。不过考虑到韩辰救了朱高炽一命,徐妙云也就不计较了。“可惜啊!现在不是种番薯的季节,我打算大规模种番薯。”这番薯,得在合适季节下种,不是想种就种的。韩辰就不明白,那番薯有什么稀奇的,至于在这上面说来说去的吗?“先生觉得徐达这个人怎么样?”朱棣突然话锋一转。徐达?韩辰愣了一下,这个人物,韩辰可是并没有仔细研究过的。徐妙云诧异,为何提及她死去的父亲。“徐达这个人,为人谨慎,是一名良将,善于领兵,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。”韩辰开口。徐妙云一听这话,还非常满意。不过韩辰接下来的话,她可就不满了。“不过就历史的名将而言,还是排不上号。相比较于韩信...

主角:朱棣韩辰   更新:2025-01-17 14:32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韩辰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大明:瞎眼帝师,打造不朽盛世无删减全文》,由网络作家“胜者即是正义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“嫂子好。”韩辰笑了笑。嫂子?徐妙云诧异,这应该叫他夫人才对,真是不懂礼数,要叫他嫂子,那得是皇室子弟。不过考虑到韩辰救了朱高炽一命,徐妙云也就不计较了。“可惜啊!现在不是种番薯的季节,我打算大规模种番薯。”这番薯,得在合适季节下种,不是想种就种的。韩辰就不明白,那番薯有什么稀奇的,至于在这上面说来说去的吗?“先生觉得徐达这个人怎么样?”朱棣突然话锋一转。徐达?韩辰愣了一下,这个人物,韩辰可是并没有仔细研究过的。徐妙云诧异,为何提及她死去的父亲。“徐达这个人,为人谨慎,是一名良将,善于领兵,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。”韩辰开口。徐妙云一听这话,还非常满意。不过韩辰接下来的话,她可就不满了。“不过就历史的名将而言,还是排不上号。相比较于韩信...

《大明:瞎眼帝师,打造不朽盛世无删减全文》精彩片段

“嫂子好。”
韩辰笑了笑。
嫂子?徐妙云诧异,这应该叫他夫人才对,真是不懂礼数,要叫他嫂子,那得是皇室子弟。
不过考虑到韩辰救了朱高炽一命,徐妙云也就不计较了。
“可惜啊!现在不是种番薯的季节,我打算大规模种番薯。”
这番薯,得在合适季节下种,不是想种就种的。
韩辰就不明白,那番薯有什么稀奇的,至于在这上面说来说去的吗?
“先生觉得徐达这个人怎么样?”
朱棣突然话锋一转。
徐达?
韩辰愣了一下,这个人物,韩辰可是并没有仔细研究过的。
徐妙云诧异,为何提及她死去的父亲。
“徐达这个人,为人谨慎,是一名良将,善于领兵,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。”
韩辰开口。
徐妙云一听这话,还非常满意。
不过韩辰接下来的话,她可就不满了。
“不过就历史的名将而言,还是排不上号。相比较于韩信,王翦李牧等将领而言,还是要差上一些。”
这没有可比性的好不好,朱棣有些无言,就名气而言,那三人都是要大上不少的。
“可惜,要是徐达能够多活上十年八年的,那就好了。”
朱棣叹了一口气。
他这位老丈人,在洪武十八年就已经挂了,以其威望,要是不死,对于他而言,也是一大助力。
额~
这个徐达,好像是活了五十多岁吧!古人活到这个岁数的话,那也算是寿终正寝了,也算不上短命鬼了。
这个徐达,是不是朱元璋弄死的,也是一个谜题啊!朱元璋杀功臣,那是在历史上首屈一指的。
韩辰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,他推断,徐达应该是被黑手做掉的,其在军中的威望太高了。
位高而危啊!
朱元璋不能允许这么高威望的人活着。
说起来,两人还是亲家呢,徐达的女儿徐妙云,那可是嫁给了燕王朱棣。
说起来,这大明从永乐之后的皇帝,也都是有着徐达的一份血脉。
“人到七十古来稀,徐达活了五十多岁,也不算是短命了,相比之下,那常遇春才是短命鬼,不过朱元璋算是活得比较久的了,活了七十岁。”
韩辰说道。
朱棣脸色骇然大变,一旁的徐妙云是目瞪口呆。
这人好生大胆啊!这不是诅咒皇帝吗?那可是要诛九族的。
“先生难道会算命吗?”
朱棣眼睛眯起,今年,他父皇已经六十五了,也就是说,再有五年就没了。?????
什么玩意,这燕四郎喜欢明史,连这个都不知道吗?
朱元璋驾崩,是一个大的历史节点。
“朱元璋确实只活了七十岁啊!这个你都不知道。”
韩辰也是醉了。
“当真?”
朱棣皱眉。
“这还有假啊!我犯得着骗你嘛?”
韩辰撇了撇嘴,不过,普罗大众是不知道的,古时候的皇帝,什么时候死的,自然漠不关心。
“这话,先生可不要对外乱说。”
朱棣提醒。
不过想来,韩辰瞎了眼睛,也不会随便出去走动,自然不会对外人乱语。
“我跟外人说这个干什么?”
韩辰诧异,这跟外人聊天,也不可能谈及某个皇帝的死期吧!
“好了,我还得回去做午饭呢?”
韩辰起身告辞。
朱棣则是陷入到了沉思之中,如果这是真的,那就意味着他还有五年的好日子。
虎毒不食子,父皇在,他就安在,这要是去了,可就不一样了,自己那个侄儿,可不会待见他的。
“此人莫不是有失心疯,胡言乱语。”
徐妙云担忧,莫不是个祸患,待在燕王府,可是不妙啊!
“怕不是有假,韩先生是异人,八成能未卜先知,父皇身体不好,能够活到七十,已然算是不错的了。”
朱棣觉得合理。
自古以来的皇帝,活到七十的,那也是少之又少的。
如此这般,自己当做一些准备啊!
“夫君要小心,不能让此人胡言乱语,这事要是传扬出去,可是麻烦。”
徐妙云提醒。
“他一个瞎子,哪里都去不了,也不会胡言乱语的。”
朱棣倒是并不担心,幸亏这个韩先生瞎了眼睛,否则的话,那才是一个麻烦。
屋内,听到这话的那些家仆们,自然不能存活了。
朱棣扫了一眼,可不能担保这些人不会胡言乱语的,只有死人才可以让人闭嘴。
膳堂内,韩辰正在做午饭,炖排骨。
婉莹在帮忙打下手,自从来到韩辰身边之后,她每日也是同桌而食,韩辰吃什么,她就吃什么。
那是比燕王府的下人,吃得好多了。
每天,都有人给膳堂送菜来。
吃了午饭后,韩辰就去说书了。
八十多个听书的,都是燕王府的死士,对朱棣可谓是忠心耿耿。
韩辰讲得是隋唐演义,从隋朝建立的时候开始说起。
这些人也乐意听,平日里也没有什么可供他们消遣的,他们没有一个,私下里跟韩辰接触,这也是朱棣的严令。
而这时,张玉正在跟朱棣探讨,征讨北元的事情。
等今年番薯收获之后,就能制造很多的番薯干,然后当做骑兵的口粮,就可以深入大漠,攻打北元。
有了这种干粮,作战的时间也会延长,就算不能彻底消灭北元,也能极大的削弱北元。
“韩先生说,父皇活到七十岁就会驾崩,父皇今年已经六十五了,还有五年。”
朱棣此刻并不关心征讨北元的事情。
他在想着,在这五年之内,他如何才能够翻盘。
一旦朱元璋驾崩,他就没有成为太子的机会了,朱允炆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登基。
“这是真的吗?韩先生不会乱说吧!”
张玉吓了一跳。
“他犯不着哄骗我,以父皇的身体,再活五年,也已经算是不错了。”
朱棣知道朱元璋的身体状况,那是一年不如一年了。
“也就是说,殿下要在五年之内,立下不世之功,方才有机会。”
张玉眉头一蹙。
朱棣点了点头,确实如此,还只是有可能,并不绝对。
而除了消灭北元,绝无其他办法。
就算能够做到,代价也极大,为大为折损军力。
而军力,是立足的本钱。
应天府,奉天殿。
朱允炆正在批阅奏折,他也是非常勤政,在百官之中,颇有口碑。
兵部主事齐泰突然进来了。
“见过殿下。”
齐泰也是朱允炆的心腹之一,曾经是乡试第一,次年便高中进士。

都什么年代了,饿死人在韩辰的眼里,那可是稀奇的事情,不过想到这里是非洲,也就不奇怪了。
朱棣和张玉有些无言,这个韩先生,还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啊!
哪年没有饿死人的?
朱棣从未谋面的祖父伯父,那都是被饿死的。
一家人,也就只活了朱元璋一个。
即便是现在天下大定,一些地方,仍然有饿死人的情况的。
“这个番薯推广一下,也就不至于饿死人了。”
这地方,肯定是太过封闭了,太落后了。
也不知道这燕兄张兄怎么想的,居然在这种地方做买卖。
“有了这个番薯,不仅不会饿死人,人口增长也会很快。”
朱棣笑呵呵的说道。
番薯这玩意能果腹,但也不能当饭吃啊!要讲究营养均衡,不过,饥饿的地方,有的吃就算不错了,哪里会管那么多的。
“韩先生,这个番薯,怎么保存啊!是不是要搞一个粮库,储存起来。”
朱棣询问。????
这个燕四郎,肯定没有干过农活的。
“这很简单,挖一个地窖就行了,这番薯也是可以长期储存的,保持干燥就行了,哪里用得着什么粮库啊?”
韩辰撇了撇嘴。
“可惜就是太重了,不适合当作干粮。”
张玉联想到了军事方面,这个番薯挺有重量的,如果是骑兵随身携带,根本就带不了多少。
用番薯做干粮?那不是番薯干才行吗?
“这东西做干粮的话,可以制作成番薯干,这玩意也不榨秤。”
韩辰说道。
“番薯干,怎么制作啊?”
张玉询问。
“简单,我告诉你办法。”
韩辰就把制作番薯干的办法,告知了张玉。
这些人,也真是孤陋寡闻的。
张玉目光闪烁,仔细的听着。
“不叨扰先生了。”
朱棣欣喜得很,这个番薯,可以带来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,如果推广到整个大明,不知道可以救多少人,以后,也就不会为没粮所忧愁了。
两人来到燕王府的正堂。
“我打算把这个番薯,那是上交朝堂。”
朱棣都已经想好了,这玩意上交上去,可谓是大功一件。
“殿下莫要以为上交番薯,就能够让那些大臣们,对你刮目相看,这交上去,反而会让朱允炆对您越发忌惮,依我看,还是不交为好。”
张玉连忙道。
朱棣不自觉得握紧了拳头,听上去,也有道理。
“有了这番薯,殿下就可以安抚人心了,其作用,可限量乎?”
张玉笑道。
朱棣点了点头,如此这般,就不上报了。
番薯干,很快就被张玉弄出来,这玩意很轻,吃起来还挺香甜的,完全可以当做军粮,而且,易于保存。
这令得张玉欣喜若狂,以后打北元,这个番薯干,可以起到大作用。
骑兵携带,可以持续作战很久了。
“韩先生真乃异人也。”
张玉不禁感叹了起来。
转眼间,开春了,天气没有那么寒冷了,正值春耕。
朱棣这个王爷,身体力行,跑到田里耕地去了,做一个表率作用。
春耕是大事情,今年能够收多少粮食,就全看春耕的了。
“燕兄这几天再做什么啊!”
朱棣已经有一段时间,没有来韩辰这里了,韩辰还有些想念,毕竟,这个燕四郎,带给他的声望值是最多的,他巴不得燕四郎那是每天都来。
“去耕地去了。”
婉莹回答。????
耕地?韩辰诧异,敢情这个燕四郎还种了地啊!
这地方这么落后,肯定不是用机器来耕地,十有八九那是用牛来耕地,这可是不好操作的啊!
现在韩辰比较闲,抗生素药片已经搞出来了,技术已经交给了他人,也不用他操心了。
“这几天听书的人,也没有来,是不是也去耕地了?”
韩辰询问。
“没错,他们都去了。”
婉莹点了点头,那些人虽说都是死士,但每年春耕,燕王殿下都会亲自下令,让他们去田里帮忙。
王府的侍卫也得去。
韩辰很是诧异,那些人不是盲流吗?还会去耕地,话说这玩意,也不是打散工要做得活啊!真是奇怪啊!
“是用牛来耕田吗?”
韩辰询问。
“当然是用牛了。”
婉莹翻了一个白眼,不用牛来耕田,难道还用马不成。
果然,这地方如此落后,实现机械化耕田根本不难,可见这地方落后和讽刺,怕不是哪个旮瘩里的部落。
这里应该是某个聚居地吧!没有原住民,不然的话,自己怎么会听不到外国口音呢。
朱棣忽然受伤了,是耕地的时候受伤的,那牛是一头犟牛,朱棣使劲甩鞭子都不走,还被牛给踢到了腿,当场就瘸了。
这样一头犟牛,朱棣也没有拿它怎么样的,这要是个人的话,早就被他给宰了。
然而眼下,正值得春耕,耕牛缺乏,是断然不能杀得。
朱棣也就只好回来休养了,所幸伤的也不是很严重,敷上一点药酒,休息几天就可以恢复。
这事吧!在王府内也传开了,韩辰也听到了,他就无语,这怎么去耕田,还被牛给踢了呢。
燕兄怕不是去搞笑的吧!
这受伤了,韩辰也得去探望一下,他弄了一点水果,前去探望。
朱棣的寝宫之中,也都做了布置,所有人都知道,要瞒着这位韩先生。
徐妙云朱高炽也在,徐妙云很是好奇,目光上下打量着韩辰,她实在是看不出来,此人有何过人之处?不就是一个瞎子吗?为何能够夫君如此看重。
朱棣躺在床上,他的腿受伤,自然不能随便走动。
“燕兄啊!不是我说你,你这也太搞笑了,又不是去斗牛,居然被牛给踢了。”
韩辰撇了撇嘴。
“这伤得严重吗?不会成为瘸子吧!”
韩辰询问。
朱棣有些无语,这要是别人跟他这么说话,那非得人头落地不可,然而面对韩辰,朱棣却是无可奈何。
“无妨,休息几天就没事了。”
朱棣开口。
“你这人,说话也真不中听。”
徐妙云出声,有些不满。
“你是何人?”
听得一道陌生的声音,韩辰不由一愣。
“韩先生,这位是我的夫人。”
朱棣介绍。
声音听上去倒是挺年轻的啊!朱棣的儿子十五岁了,这对不上啊!难不成是后妈。
这个燕四郎,肯定是老牛吃嫩草了。

韩辰担心燕四郎是做灰产的,到时候被别人给收拾了,可能连累他?
朱棣一时半会的,还不知道回答。
“是做些药材生意,还卖点酒水。”
张玉立刻出声给朱棣解围。
“哦,是这样啊!”
韩辰点了点头,只要是正规生意就好。
“韩先生家里没人了吧!”
这件事情,朱棣一直都没有问,但也能够看出来,如果家里有人的话,韩辰早就嚷嚷着回家了。
“我孤身一人,父母在我读初中的时候,意外身亡,也没有什么亲戚了。”
韩辰叹了一口气。
初中?
朱棣和张玉对视了一眼,这是啥玩意?是学堂吗?不过,从韩辰嘴里经常听到怪词,两人也是见怪不怪了。
“以先生的年轻,也该娶妻了。”
朱棣来了这么一句。
只要成家,就可以栓住此人。
“我现在一个瞎子,谁能看得上我的啊?”
韩辰自嘲一笑。
“话不能这么说,我倒是可以给先生做媒,至于聘礼酒席方面,就不用先生操心了。”
朱棣需要这么做,来将韩辰绑定。
韩辰诧异,这还够大方的了,不会是想图谋什么吧!
这聘礼这回事,一般是当爹的给的,哪里有外人给的,韩辰也不想承对方这么大一个人情。
“不用,我一个人自在惯了,另外,我也算是一个不婚主义者。”
韩辰摆了摆手。
不婚主义者?是什么意思啊!
朱棣眉头一皱,像是韩辰这个年纪,未曾婚配的,父母是要入监的,本人也会受到惩处。
当然了,这有才干,这些都可以免了。
“以后再说吧!”
朱棣也不急。
另外一边,婉莹松了一口气,他还真担心,燕王殿下,将她送给一个瞎子。
“先生,我最近买卖不好,先生可有弄钱的门路。”
朱棣现在日子不好过,朝堂不给拨银子,他就只有自己想办法弄银子了,否则,现有军备无法维持,更别提扩大了。
“你觉得什么东西挣钱就弄什么呗,在这方面,我可没有什么经验。”
韩辰摇了摇头,他是学历史的,又不是学经济的,而且,也不了解本地的情况,不能随便出主意,别到时候,成了一个馊主意了,把燕四郎给害了,到时候还得记恨于他。
“盐倒是赚钱。”
张玉来了这么一句。?????
盐?有没有搞错啊!这玩意,满大街都是,哪里能赚钱的。
这个盐,只有古代才赚钱,不过是朝廷专营,敢贩卖私盐的,那是绝对会掉脑袋的。
朱棣看了张玉一眼,贩卖私盐,倒也是一条路子,不过风险性很大,尤其是他还作为王爷,这一旦败露了的话,影响可谓是极其恶劣。
那还会沦为笑柄。
赚钱,韩辰确实没有门路,不会乱言。
不过张兄这个卖盐的馊主意,也亏他想得出来。
“这里好像缺乏抗生素药品啊?”
韩辰忽然灵机一动。
培养抗生素也不困难。
抗生素?又是一个新词。
“药?”
朱棣眼睛一亮,这药他是听清楚了。
这个韩辰,貌似还是一位神医,世子病得那么严重,吃点药就救回来了。
“明天,你给我找些心灵手巧的人,我教他们培育抗生素,这地方缺医少药的,到时候,定然大卖。”
韩辰也是要回报一下燕四郎的。
自己也承了对方不少人情,现在,人家有困难了,他也不能置之不理啊!
“那就有劳先生了。”
朱棣赶紧起身,对着韩辰拱了拱手。
第二天,朱棣就找了十几个心灵手巧的人。
韩辰打算用土法,弄出青霉素来。
这个方法也不难。
他对着这些人开始了讲解。
首先,寻找发霉的食物,如馒头,将表面的霉质那是给刮下来。
然后用大米和山芋磨成的汁液进行培养。
而后就是发酵过滤,萃取和浓缩,吸附和洗脱,就可以得到高纯度的青霉素溶液。
这些人那是听得一脸懵。
韩辰也没有办法,他眼睛也看不见,那是没法进行亲自操作。
连着说了几遍,这些人还是不懂,令得韩辰十分无语,这也叫做心灵手巧吗?
这些家伙,他怀疑小学都没有毕业。
没办法,只能一步一步来,按照步骤实施,要不是还燕四郎人情,韩辰才不会这么费力呢。
在制作的过程之中,韩辰忽然发现,这地方根本就没有针管,没有这种玩意,人用的药,基本都是口服。
这没有针管,怎么注射啊!
没办法,只能转而弄出那种抗生素药片了,只不过工序要多一些。
韩辰最近,也没有时间说书了,得等这玩意制造出来之后才有空,这些人啥也不懂,他必须亲自监督每一步骤的实施。
另一边,张玉把收获的番薯,装在了箩筐里面,拿给朱棣来看。
张玉一脸狂喜。
“这个叫做番薯,真是厉害啊!才种下去那么一点,居然长了这么多出来,这下,就不用担心粮食问题了。”
“有这么多啊?”
朱棣目瞪口呆,种番薯这事,他是亲自下令的,不过没有占多少地,这主要也是种子少。
“是啊!韩先生说得没错,真可惜,要是早知道是这样,就应该多种了。”
张玉懊恼不已。
朱棣看着几大箩筐番薯,拳头不自觉的握在了一起。
“立刻推广出去,我要让燕地一半的土地,都种上这种番薯。”
燕地总是粮食不足,每年够吃就不错了,有了这个番薯,就不一样了。
粮食充足,人口也会得到增长,还可以当作军粮,有粮就有兵。
“现在肯定是不行了,要等明年种了,这些番薯都不能动,要作为种子,对了,那个番薯叶,似乎也可以吃,这番薯浑身是宝啊!”
“韩先生真乃异人也,居然能够拿出这种神奇的东西出来,我们得去给他报喜。”
张玉欣喜若狂。
两人赶紧去找韩辰,告知番薯收获一事。
“有什么大不了的,不就是番薯吗?”
韩辰十分无语,这有什么好报喜的。
不过此地粮食不足,番薯的存在,起码可以让人不挨饿。
但是这东西不能作为主粮。
能做主粮的还是小麦和高粱。
“多谢先生,有了这个番薯,我们这里,就饿不死人了。”
朱棣非常兴奋。
“什么?你们这里还能饿死人?”
韩辰惊呆了。

“叮,恭喜宿主获得声望值+14。”
“叮,恭喜宿主获得声望值+8。”
韩辰坐在膳堂内,心里面很是诧异,为什么燕兄和张兄带来的声望值这么高?
他有时候说书一场,声望值也不过+1而已,看来要多跟两人交谈,这样的话,就能够快速攒够100点声望值,再次进行抽奖了。
不过,这两人都是买卖人,应该也挺忙的,想来平日里,也不会轻易来他这里。
翌日清晨,韩辰一大早就起来了,先洗漱了一番,然后洗锅做饭。
自从来到这个小镇上之后,主食一直都是小麦。
而韩辰是个南方人,不怎么吃得惯面食。
今天,可以改善一下了。
韩辰洗了三个番薯,将其放入锅中蒸煮。
这个小镇,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地方?实在是太落后了。
没有天然气也就算了,难道连煤气都没有吗?居然还要烧柴,而且,点火还没有用打火机,而是用得火折子。
番薯蒸好了之后,朱棣忽然来了。
一进门,就看见韩辰正在吃番薯
“先生吃早饭呢?”
朱棣是单独来的,张玉并没有来。
“燕兄怎么来了,张兄呢?”
韩辰诧异,往日的话,这两人不是一起来的吗?
“张兄可是个忙人,今天就我一个。”
朱棣盯着韩辰面前的番薯,很是惊讶,没有见过这种吃食。
韩辰估摸着,应该是张兄的生意比较好,所以比较忙,而这燕兄的生意就要冷清一些了,所以比较闲。
“燕兄吃早饭了吗?要不要吃个番薯?”
韩辰询问。
“番薯?这是什么食物啊!我怎么从来都没有见过啊?”
朱棣皱着眉头。
闻言,韩辰直接傻了,不是吧!居然连番薯都没有见过,未免也太孤陋寡闻了吧!这玩意,不是满大街都是吗?
“你们这里没有番薯?”
韩辰不能理解,这究竟是个什么地方啊!
“没有,没见过,这种食物,是从哪儿来的?”
朱棣摇了摇头。
“你也太孤陋寡闻了,居然连番薯都不知道,我就给你普及普及。”
“这个番薯啊!那是产自南美洲以及一些群岛上,是产量非常高的食物,差不多,种一季,足够当半年粮了。”
“可是好东西啊!还有着活血宽肠胃,通便秘的作用,你们这些买卖人,想来平日里,那是山珍海味吃惯了,就应该多吃一些番薯才是。”
韩辰有些无奈,他发现啊!这里的人,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有。
“先生说是,这东西,种一季,能够当半年粮。”
朱棣瞪大了眼睛。
什么南美洲的他不知道,但是,这如果一季能顶半年粮的话,那作用可就大了去了。
“对啊!不过这玩意,没有什么太大的营养,不能当作主食,对了,你们这边,粮食富足不富足啊?”
韩辰询问,他感觉是挺富足的,毕竟,他每天有吃有喝的,除了主食而外,其他的副食倒是也比较丰富。
“唉!哪里富足,寻常人家,过午不食,一天两顿,如果不干活的话,还都是稀的。”
“要是爆发饥荒,那得饿死不少人。”
朱棣叹了一口气,在他的印象中,粮食就没有富足过。
韩辰十分无语,这未免也太艰苦了,这到底是什么地方啊?感觉整个完全落后世界啊!
难不成,是非洲的某个地方吗?不会吧!
“既然你们这里没有番薯的话,那就种番薯吧!这东西,产量高,可以和粮食混杂在一起吃,可以有效的解决本地粮食不足的问题。”
韩辰去把其他的红薯拿了出来,教了朱棣种植方法,什么时候下种?什么时候成熟?
朱棣听得一愣一愣的。
“先生,我能吃一个吗?”
朱棣盯着碗里的红薯。
“你吃呗,这又不是稀奇东西。”
朱棣拿了一个红薯,而后呢,就咬了一口,他一吃,就眼睛一亮,这玩意,还挺好吃的啊!
“想不到,这东西看上去品相不怎么样?吃起来还挺好吃的。”
朱棣诧异。
“你是山珍海味吃多了,这东西,大部分都是用来喂猪的。”
韩辰撇嘴,番薯有什么稀奇的,人能吃多少,多数就是用来喂猪。
朱棣瞪大了眼睛,这么好吃的东西,居然用来喂猪,简直就是丧尽天良。
“你还有什么事情吗?”
韩辰询问,这来找他,肯定有事。
这一提醒,朱棣差点就忘记了,他是来寻个招的,解决掉扩廓,这个北元残余势力,简直就是令人头疼。
可是神龙见首不见尾,来无影去无踪,每年冬天就来抢粮,令人防不胜防。
“确实有一些事情,不知道先生知道不知道扩廓?”
朱棣自己是想不出什么高招了,所以来跟韩辰讨教。
扩廓?
韩辰很是诧异,这方面的学识,知道的人可是不多的,这是元朝的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家族。
最为出名的一个人物就是扩廓帖木儿,汉名叫做王保保的。
不过,燕兄问这个干什么?
他喜欢元朝的历史吗?他一个做生意的,对历史倒是挺感兴趣,也是蛮奇怪的。
“我自然知道,元朝的一个权贵家族,燕兄问这个做什么呢?”
韩辰不解。
元朝,很多人没有兴趣,存在感也不强的,研究价值很低。
其实,这个元朝在韩辰的心目中还是很厉害的,就是统治水平太差了点,所以才导致覆灭。
这也是游牧民族的特性,对于农耕文化,有一种天然的不了解,并且不适应。
“自从元朝覆灭之后,在这个扩廓家族的带领下,残余势力,形成了北元,可是不好对付啊!冬天来抢粮,平日里了无踪迹,想要消灭,却是没有方略,不知先生有何高见。”
朱棣一副虚心请教的样子。
韩辰纳闷,这难道是考究他对战争的判断吗?
他作为历史系的教授,自然对于历史上的各个战争,有着一定深入的了解。
北元是元朝在中原败亡之后,退居到漠北形成的政权,可是不容小觑,疆域非常广阔,控制着整个蒙古。
而且,存在的年头很久,最后的结局是投降后金,也存在了两百多年啊!
“事实上很难,这个北元,不好对付,地广人稀,从地理上来讲,不太可能,而且,长途进军,粮草也供应不上的,这不是能不能打赢的问题,而是能不能打着。”
韩辰一本正经的样子。
朱棣深有同感的点头,就是如此,每次他们去打,就因为粮草问题,而被迫退军。

朱棣是急不可耐了,赶紧把朱高炽的症状,给韩辰说明了一下,想请韩辰去治病。
“生病了,送医院啊!我又不会治病。”
韩辰挺奇怪的,居然来找他看病,这不是胡闹吗?
医院?朱棣和张玉那是面面相觑,那是什么地方?
“先生说得是医馆吧!我们请了大夫来看,可是无济于事。”
朱棣开口。
“什么?这不就是一个发烧重感冒吗!随便哪个大夫都可以治好了,这居然连这点小毛病都治不好,怕不是个庸医吧!送大医院,不要找那种小诊所。”
韩辰都服了。
朱棣和张玉一脸懵,不说话了。
“倒是忘记了,你们这里,太落后了,肯定没有什么像样子的医院的。”
韩辰突然反应了过来,这里是非洲的某个小地方,哪里有什么大医院。
这要是得了重病,只怕是只能等死了。
“我这里有点药,吃吃看看吧!”
韩辰说着,把布洛芬胶囊拿了出来。
“这是什么药?”
朱棣和张玉都很懵。
“布洛芬啊!你们难道连这个都没有见过吗?”
韩辰也是醉了,这属于常用药的。
“没见过,怎么用啊?”
朱棣询问。????
韩辰真是服了,这一个买卖人,居然如此孤陋寡闻。
“一次两粒,一天三次,饭后吃。”
韩辰也是耐着性子,毕竟,他现在也是属于寄人篱下。
“咳!韩先生,我问的是,怎么熬药,需要熬多久。”
朱棣干咳了一声。
是不是有神经病啊!这又不是中药,那是来熬的吗?
“熬什么熬?和水服下就是了。”
韩辰没好气的说道,他都忍不住想要骂人了,莫名其妙的,很多常识都没有,你就算是只读了一个幼儿园的话,也应该有这些常识的啊!真是匪夷所思!
“感谢先生赐药。”
朱棣着急忙慌的就走了,不管怎么样,也得试一试。
朱高炽服下药之后,没过多久,情况就有所好转。
还真有用。
“想不到,先生还能治病啊!我倒是越来越看不透他了。”
朱棣自言自语。
“此人,有鬼神莫测之术,他要不是瞎了眼睛的话,只怕我们这燕王府,还不能留下他。”
张玉开口。
朱棣点了点头,他现在不过就是一个边王而已,声望不足,有大才的人,肯定多数愿意前往朝堂效力的,而不是来效命于他。
“报,燕王殿下,扩廓犯境。”
一个卫兵,紧急的送来了军情。
扩廓来了,往年的这段时间,扩廓也都来犯边,主要是打劫,有什么抢什么。
朱棣的脸色阴沉了下去,立刻让张玉领兵出战,绝对不能让扩廓称心如意的,王府的死士都是武艺高强,也都去。
翌日,是韩辰说书的日子,可是,居然一个人都没有来,这不科学啊!自己上次说书,留了悬念,这些人肯定是会来听得。
难道是没空,也不应该啊!那些都是盲流子,没有啥正经事可做,否则的话,也不会时常来听书了。
再说了,就算有事,也不可能都有事啊!
朱高炽好转,朱棣也拿了礼物,来看望韩辰。
是一张熊皮制造的皮袄,用来御寒非常不错。
“燕兄,你说这是熊皮。”
韩辰惊呆了,话说,这不犯法的吗?熊可是保护动物啊!
八成是偷猎的吧!这也太危险了。
“对啊!怎么了?”
朱棣愣了一下,这但凡到了严冬,达官显贵们都是用野兽的皮毛制衣御寒。
“我不要,好意我心领了,这东西也应该很贵吗?还不如送我一件羽绒服。”
韩辰说道。
“羽绒服,那是什么玩意?”
朱棣愣住了,没有听说过这个词汇。????
刘羽无奈,好吧!连羽绒服都不知道,这倒也是,非洲这地界,卖什么羽绒服啊!
今天肯定是个例外,是受到了极端环境的影响。
但是熊皮,韩辰是不会要的,以免那是给自己引来麻烦,那可就不好了。
“算了算了,我也懒得解释了,东西拿回去,我不穿动物制品。”
韩辰摆了摆手,不过他随即话锋一转。
“对了,燕兄,今天怎么没有听书的人来啊!他们去干什么去了。”
韩辰有些不满,他可就是指望着通过说书,来积累声望值的,今天可是少挣十几点声望值。
“他们去干活去了,今天没有时间。”
朱棣回答。
干活?这些盲流子干什么活?他们不是应该混吃等死吧!再说了,这种落后的地方能有什么活干,定然连个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。
韩辰觉得坏了,那些人要是找到什么工作了,哪里有时间来听他说书啊!直接损害的可是他的利益。
“先生放心,过不了几天,他们就回来了。”
朱棣派出那些死士,也是因为死士个个能够以一挡十,马上功夫也不错,能够多杀敌。
只不过,完完整整的去,可不是完完整整的回来。
这过几天回来,那肯定就是去打散工去了呗,估计工钱也不多。
这些人,应该是属于挣一天钱休息三天的主。
“唉!也罢,只好等他们回来了。”
韩辰叹了一口气,听他书的,也就只有这些人了,没有什么新客。
朱棣拍了拍手,进来了一个妙龄女子,一进来,就跪在了地上。
“见过先生。”
女子开口,声音温雅。
“燕兄,你朋友啊?”
韩辰是看不见对方跪下的。
“先生眼睛看不见,多有不便,所以,我找个人来伺候先生,工钱自然不需要先生出。”
朱棣说道。
韩辰愣了一下,他确实有些不方便,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,不过,这合适不呀。
“你叫多少名字?多少岁了?”
韩辰询问,听声音感觉挺年轻的啊!
“婉莹,今年十六岁。”
女子回答。
十六岁?都没有成年呢,韩辰诧异,这么小的年纪,都出来做保姆了,不应该啊!难不成是因为家里困苦,因此辍学出来工作,贴补家用。
也是个可怜人啊!
想到这里,韩辰就决定收下了。
“那就多谢燕兄破费了。”
韩辰也是个热心肠,在他身边,也挺好的,不用做什么苦活累活,这么小的年纪,找工作也容易被骗的,万一被骗进了什么黑工厂,那可就惨了。
“年纪这么小,不会是被拐卖来的吧!”
韩辰有所怀疑。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