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宋闻洲时未凝的女频言情小说《宋闻洲时未凝未是凝望已别离小说全文免费阅读》,由网络作家“古德猫腻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宋闻洲当着众人的面将夏黎搂在怀中。“你们应该还不知道吧,阿黎可是习得一手好武艺的侠女!”众人闻言,又开始纷纷起哄。“侠女的剑术应当很厉害吧?”“那当然,我估摸着很多男子都不能和夏姑娘比!”“夏姑娘,你是我们女子的楷模!”夏黎笑道:“既然如此,我就给大家舞一剑!”她拎起一柄长剑便耍起来。长剑如银蛇吐信,挽出的剑花在阳光下泛着冷光。她突然一个鹞子翻身,剑尖挑落了树梢一朵石榴花,花瓣正落在宋闻洲肩头。“夏姑娘这剑法当真精妙!”宋闻洲站在人群最前排,目光灼灼地望着场中翻飞的绯色身影。时未凝盯着他紧绷的下颌线,忽然想起幼时,医馆老大夫捻着胡须的叮嘱。“宋小少爷胎里不足,最忌动气,习武舞刀更是碰不得……”她知道此事后,便总将银枪藏在紫藤架后。偶...
《宋闻洲时未凝未是凝望已别离小说全文免费阅读》精彩片段
宋闻洲当着众人的面将夏黎搂在怀中。
“你们应该还不知道吧,阿黎可是习得一手好武艺的侠女!”
众人闻言,又开始纷纷起哄。
“侠女的剑术应当很厉害吧?”
“那当然,我估摸着很多男子都不能和夏姑娘比!”
“夏姑娘,你是我们女子的楷模!”
夏黎笑道:“既然如此,我就给大家舞一剑!”
她拎起一柄长剑便耍起来。
长剑如银蛇吐信,挽出的剑花在阳光下泛着冷光。
她突然一个鹞子翻身,剑尖挑落了树梢一朵石榴花,花瓣正落在宋闻洲肩头。
“夏姑娘这剑法当真精妙!”
宋闻洲站在人群最前排,目光灼灼地望着场中翻飞的绯色身影。
时未凝盯着他紧绷的下颌线,忽然想起幼时,医馆老大夫捻着胡须的叮嘱。
“宋小少爷胎里不足,最忌动气,习武舞刀更是碰不得……”
她知道此事后,便总将银枪藏在紫藤架后。
偶尔听着他隔着月洞门唤 “未凝”,便慌忙用帕子擦汗,把沾着草屑的靴子往裙摆下藏。
十四岁生辰那日,她偷练虎虎生风的枪法,却因他突然造访,生生将招式收作了赏花的闲步。
此刻夏黎长剑破空,他眼底的赞许之意难以掩盖。
“未凝,你与宋公子不是自幼……” 闺友的话被酒盏磕在石桌上的脆响截断。
时未凝仰头饮尽杯中梅子酒,酸涩混着辛辣滚入喉中。
“不过是幼时相识而已。”
她用帕子拭去唇角酒渍,指尖的蔻丹在白绢上洇出红梅。
“闻洲找到良配,我欢喜还来不及,以后莫要再说这些,免得遭人误会。”
她摩挲着腰间软剑的缠绳,冰凉的鲛鱼皮硌得掌心发疼。
父亲总说她的剑法该配大漠的风沙,可她却为了他束起长发,学绣并蒂莲。
“未凝姑娘可要试试?”
夏黎不知何时已收剑,剑柄递来时带起铁锈与松脂的气息。
宋闻洲赶忙接过夏黎手中的剑:“阿黎,她一介闺阁女儿,怎么可能会舞剑,你还是放过她吧。”
“可是你不是说未凝是时将军的女儿吗?将门之女,怎么可能不会舞剑?”
时未凝的心里“咯噔”一声。
人人皆言,时将军骁勇善战,可是女儿却被养在深闺,当真可惜。
那个时候,她从来不这么想。
若是能让宋闻洲倾心,她愿意一辈子洗碗做羹汤。
可是如今,既然决定放下,她便再也不会回头了。
“夏姑娘,宋公子说的对,我不会舞剑。”
夏黎闻言,点了点头:“也对,不会舞剑也好,反正日后我可以保护你。”
时未凝只是笑笑,并未多言。
酒过三巡,时未凝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,眼中却清明如初。
她指尖轻轻摩挲着酒杯,听着周围人的谈笑,心口那股压抑多年的郁气似乎随着酒意一点点散去。
“未凝,你今日怎么喝这么多?”林婉儿凑过来,压低声音问道。
时未凝轻笑一声,抬手又斟了一杯,仰头饮尽。
酒液顺着唇角滑落,她随手一抹,笑意张扬:“痛快!”
林婉儿一怔,她从未见过时未凝这般模样。
眼底带着锋芒,唇角噙着肆意的笑,仿佛褪去了一层温婉的壳,露出内里锐利的锋芒。
“未凝,你……”
“婉儿,你知道吗?”
时未凝忽然凑近她,声音低低的,带着酒气,“我从前总觉得,女子就该温婉贤淑,绣花抚琴,才能讨人喜欢。”
她顿了顿,指尖轻轻敲击着酒杯,发出清脆的声响。
“可今日我才发现,原来不必讨任何人喜欢,才是最痛快的。”
“阿弥陀佛,这位施主,您已经在此跪足三日了,您要供奉的长明灯已全部点亮。”
“多谢主持。”
时未凝垂眸,她的膝盖早已失去知觉,青石地板的寒气渗入骨髓,却比不上心中的凉意。
面前一百盏长明灯依次排开,每一盏都是她亲手点燃。
烛泪顺着灯座凝成蜡珠,在青砖上堆出小小的琥珀。
时未凝数着膝下蔓延的凉意,恍惚看见十四岁那年上元夜。
宋闻洲挤过熙攘的人群,鬓角沾着冰糖葫芦的糖霜,硬是将一盏兔子灯塞进她怀里。
“未凝,这灯能照见心尖上的人。”
那时她羞得将灯抛给丫鬟,却在深夜里悄悄提去后花园,看灯影在太湖石上投出歪歪扭扭的光斑。
老和尚双手合十,白眉下的眼睛流露出悲悯。
“一百盏长明灯,可保一人百岁无忧,施主如此诚心,佛祖必会保佑。”
老住持的声音惊散回忆。
时未凝将最后一盏灯芯拨亮,火苗忽地窜起半寸高,映得供桌上的《妙法莲华经》金字发烫。
她望着跳动的烛火,唇角微扬,却不是在笑。
不知过了多久,她才缓缓起身,双腿因久跪而麻木不堪,身子晃了晃才站稳。
青丝如瀑垂落肩头,发间只簪了一支素银簪子。
那是宋闻洲去年送她的生辰礼。
“多谢大师。”她的声音很轻,“这些灯,就当是我送给他的离别礼吧。”
走出大殿时,初夏的阳光刺得她眯起眼。
她来时还是阴雨绵绵,如今却已是碧空如洗。
时未凝站在台阶上,望着远处,思绪不由自主飘回半月前。
那日宋闻洲兴冲冲地闯进她家后院,连通报都等不及。
她正在练剑,见他来了慌忙将剑藏在身后,用帕子擦拭额角的汗珠。
宋闻洲说过,他喜欢温婉贤淑的女子。
“未凝!我遇见一个人!”宋闻洲的眼睛亮得惊人,那是她从未见过的神采,“她救了我的命!”
时未凝的心猛地一沉,却还是强撑着笑容:“哦?怎么回事?”
“今日在街上,我的马突然受惊,差点撞上石柱,是她飞身而来,一剑斩断马缰,救了我!”
宋闻洲手舞足蹈地比划着,“她叫夏黎,是个女侠客,这江湖儿女果然与寻常女子不同,她……”
宋闻洲好似意识到了什么,他说话时袖口飘来陌生的熏香,混着夏黎佩剑上的铁锈味,将时未凝亲手绣的香囊衬得寡淡。
时未凝看着宋闻洲眼中毫不掩饰的爱慕,心如刀割。
“她怎样?”时未凝听见自己的声音平静得可怕。
“她……自由如风,洒脱不羁。”宋闻洲有些不好意思,“未凝,我想我是爱上她了。”
那一刻,时未凝仿佛听见什么东西碎裂的声音。
是她的心吗?还是她多年来的伪装?
“恭喜你,遇见了自己喜欢的人。”
她想起自己十岁那年第一次见到宋闻洲。
少年锦衣白马,在春日里朝她伸出手:“你就是时将军的女儿吗?我是宋闻洲,以后我保护你!”
她当时嗤之以鼻:“谁要你保护?我能打十个你这样的!”
可后来,她怎么就忘了呢?
......
山风吹拂,带走了回忆。
时未凝深吸一口气,迈步走下石阶。
膝盖还在隐隐作痛,她却走得笔直。
这才是她本来的样子,将门虎女,何须为谁折腰?
“自古情之一字最是磨人。”身后传来老和尚的叹息。
时未凝没有回头。
回到将军府,父亲正在书房中等她。
书房里檀香混着墨汁的气息扑面而来。
时老将军年近五旬,鬓角已见霜白,但腰背挺直如松,目光锐利如鹰。
他望着女儿苍白的脸色,将茶盏推过去:“宋府的事,爹已派人去......”
“女儿愿随父亲出征。”
“你说什么?”时老将军颇有些意外。
窗外更夫梆子声传来,时老将军的指节叩响案几,“你可知此去黄沙万里,再不是京城的风花雪月?”
时未凝没有半刻犹豫,立即开口。
“女儿自然知道。”
时老将军还是有些忐忑:“不后悔?”
“绝不后悔!”
“未凝,别喝了。”
宋闻洲突然伸手要夺时未凝手中的酒杯,却被她轻巧地躲开。
她挑眉看他,眼中带着几分疑惑:“做什么?”
“你身子弱,少饮些酒。”
宋闻洲眉头紧锁,语气里透着担忧。
时未凝闻言一怔,随即笑出声来:“我何时身子弱了?喝酒而已,我一个人喝倒一片都不带眨眼的。”
宋闻洲愣在原地,嘴唇微动却说不出话来。
在他的记忆里,时未凝从来都是滴酒不沾的。
时未凝不再看宋闻洲,自顾自又斟了一杯。
从前每次宴饮,她都会以身体不适为由推辞饮酒。
只因宋闻洲自幼体弱,沾不得酒,她便也陪着他滴酒不沾。
如今想来,真是可笑。
“闻洲,你怎么管的这么宽?未凝不过是喝点酒而已,这你都要管。”
夏黎很自然地挽住时未凝的胳膊:“别听他的,咱想喝就喝!”
不知为何,时未凝对眼前的这个女子倒是颇有些好感。
她不由露出笑意:“夏姑娘行走江湖,想必见过不少奇闻异事?”
“那可多了!”夏黎眼睛一亮,立刻凑近了些。
“去年在江南,我遇到个卖糖人的老伯,你猜怎么着?他捏的糖人能在月光下跳舞!”
时未凝来了兴致:“真有这等奇事?”
“千真万确!”夏黎压低声音,“后来我才知道,那老伯是蜀中唐门的弃徒,糖人里藏着细如发丝的银线。”
时未凝听得入神,手中的酒杯都忘了放下:“你怎会识破?”
夏黎狡黠一笑:“那夜我嘴馋偷吃糖人,咬断了银线,结果……”
她突然拍案而起,模仿当时场景,“那糖人嗖地就飞上了房梁!”
时未凝笑得眼角泛起泪花,这样鲜活的故事,她在深闺中何曾听过?
“还有更绝的,”夏黎凑到时未凝耳边,“在漠北时,我见过一个牧羊女能用歌声召唤狼群。”
时未凝心头一跳:“可是传说中的御狼术?”
“你也知道?”夏黎惊喜地握住她的手,“那牧羊女说,狼比人懂情义,有次马贼来袭,是狼群救了她全家。”
时未凝轻声道:“我幼时也常听父亲说起狼的忠勇。”
“真的?”夏黎双眼放光,“那时将军一定见过真正的草原狼!”
两个姑娘越聊越投机,倒把宋闻洲晾在了一边。
他望着时未凝眼中久违的光彩,不禁垂眸。
原来她竟也喜欢听这些?
“未凝,其实我最爱骑马,可惜至今还没骑过真正的好马。”
宋闻洲闻言,立刻说道:“不如明日我们去城郊赛马?我知道马场有几匹西域来的良驹。”
时未凝下意识要拒绝。
宋闻洲幼时曾因骑马摔伤,卧床半月。
但话到嘴边,她看着宋闻洲兴奋的神情,又咽了回去。
夏黎欢呼一声,拉着宋闻洲的手晃了晃:“闻洲你最好了!”
时未凝望着他们交握的手,心中竟出奇地平静。
她忽然意识到,自己再也不用为宋闻洲的身体担忧,再也不用小心翼翼地替他做决定。
“未凝骑术如何?”夏黎转头问道。
“尚可。”时未凝谦虚道,眼中却闪过一丝锋芒,“明日定当奉陪。”
“闻洲,你是想娶夏姑娘吗?”
时未凝望着宋闻洲脸上掩不住的喜色,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裙角。
“当然!”
宋闻洲的眼睛像是藏了满天星辰,“听说十五那日,慈恩寺祈福最是灵验,我打算那时向夏黎提亲,你觉得如何?”
时未凝闻言,怔了片刻:“你准备好了吗?”
“未凝,我连聘礼都备好了,南海珍珠、蜀锦十匹,还有你上次说好看的那对羊脂玉镯。”
他忽然压低声音。
那对玉镯本是宋夫人留着给未来儿媳的,去年赏花宴上,宋闻洲还打趣说要留给自家娘子。
“恭喜。”她听见自己的声音飘在空气里,轻得像柳絮。
十五那日,她应该已经离开了。
宋闻洲突然握住她的手:“你会祝福我的,对吧?”
时未凝望着交叠的手掌。
“自然。”她不动声色地抽回手,脸上的表情有些不自然。
七日后,赏荷宴。
“什么?你要去边疆?”
林婉儿手中的团扇“啪”地掉在石桌上,“未凝你疯了?那边战事吃紧!”
时未凝将剥好的莲子推过去:“你尝尝。”
“未凝,我在和你说正事呢。”
时未凝垂眸:“父亲不日即将启程,我会随军同行。”
“是不是因为宋......”
“谁要离开京城?”
熟悉的声音插进来,宋闻洲不知何时站在了水榭外。
时未凝抬眸看了他一眼:“我们在讨论父亲十五那日离京出征的事。”
“好巧,那日我不是正好要带夏黎去庙里祈福吗?要不你和我们一起,顺便给你父亲求个平安。”
时未凝没说话,只是点了点头。
“闻洲!”
夏黎从假山后转出来,绯色劲装衬得她肤白如雪,腰间软剑随着步伐轻晃。
时未凝呼吸一滞。
那衣裳红得像边关的晚霞,灼痛了她的眼睛。
“这位就是时姑娘吧?”夏黎爽朗抱拳,“常听闻洲提起你。”
她的手腕上赫然戴着那对羊脂玉镯。
“夏姑娘。”时未凝起身还礼,唇角带着抹笑意。
“我就叫你未凝吧,你生的可真好看,怕是京城的青年才俊们都要踏破门槛了吧。”
夏黎毫不吝啬地称赞着时未凝。
“闻洲,日后我和未凝就是朋友了,你可不许欺负她。”
宋闻洲宠溺地笑了笑:“我哪敢啊!”
就在这时,一阵风拂过,时未凝头上的发髻松散下来。
一只银簪应声落地,发出清脆的声响。
夏黎蹙着眉:“未凝,你这簪子都用旧了,也该换换了!”
她一边说着,一边从袖中拿出一个木匣子。
“这是闻洲送我的,说是想看我挽发的模样,我可不能让他得逞!所以就借花献佛,刚好送你。”
木匣子里是只玉簪,通体温润,在阳光下瞧上去似乎在发光。
时未凝从未见过这么好看的簪子,一时之间有些愣神。
宋闻洲不满道:“阿黎,你知不知道,我可是跑了十几家首饰铺,才找到的这能勉强与你相配的发簪。”
时未凝闻言,轻笑了一声。
“这是他的一份心意,你留着吧。”
而她的簪子,本就是坏的,日后也用不上了。
气氛顿时有些尴尬。
就在这时,周围闺秀们交换着眼色,不知是谁先起哄。
“宋公子,你和夏黎是怎么认识的?”
宋闻洲耳根通红,却紧紧握住夏黎的手。
“之前一次意外,偶然结识,夏黎救了我。”
众人又调侃道:“那可谓是美救英雄啊!”
“夏小姐真是女中豪杰!”
时未凝借着飞云冲刺的惯性,整个人几乎悬空横在马侧,另一只手死死拽住红颜的缰绳。
“吁——”
随着一声清喝,疯马前蹄重重踏地,溅起的草屑扑了宋闻洲满脸。
红颜终于被制服,喘着粗气在原地打转。
时未凝翻身下马时,指尖还在微微发抖。
宋闻洲此刻一动也不动。
他面色惨白地躺在草地上,月白锦袍沾满泥污。
领口被木刺划开一道口子,露出里面渗血的肌肤。
“闻洲!”
夏黎的惊呼声从远处传来。
时未凝下意识退开两步,看着夏黎跌跌撞撞扑到宋闻洲身边。
“快请郎中!”她朝赶来的马场管事喊道,声音是自己都没料到的冷静。
飞云凑过来轻蹭她的肩膀,时未凝这才发现自己的手背被缰绳勒出了血痕。
“我没事。”她摸了摸飞云的鼻梁,目光却忍不住飘向昏迷的宋闻洲。
夏黎正手忙脚乱地检查他的伤势,眼泪大颗大颗砸在他衣襟上。
时未凝攥紧了马鞭。
宋府别院弥漫着苦涩的药香。
时未凝站在廊下,看着郎中提着药箱从内室出来。
“宋公子已无大碍,只是......”
老郎中欲言又止,“他先天不足,这次撞击虽未伤及筋骨,但元气大损,往后需格外当心。”
“未凝姑娘不进去看看吗?”郎中疑惑道。
她摇摇头,转身走向院门。
檐角风铃叮当作响,像是多年前宋闻洲挂在时府海棠树上的那串。
那时他说:“你一出门就能听见铃声,就知道我在等你。”
三日后,宋闻洲终于能下床走动。
他推开窗,第一眼就看见夏黎在院中练剑。
晨光为她镀上一层金边,剑锋划过空气的嗡鸣惊醒了沉睡的庭院。
“阿黎。”
夏黎闻声回头,惊喜道:“你醒了!”
她三步并作两步跑到窗前,伸手探他额头。
“还难受吗?都怪我。”
“与你何干?”宋闻洲握住她的手,“是我自己骑术不精。”
夏黎深吸了口气:“要不是我说喜欢骑马......“
“嘘。”宋闻洲用指尖抵住她的唇“这与你无关,并不是你的错。”
随后,他目光飘向门外:“这几日都是你在照顾我吗?”
夏黎抬眸:“是啊。”
宋闻洲怔了怔,不自觉地沉默下去,忽略了夏黎探究的视线。
记忆中,每次他生病卧床,时未凝总会守在榻前,直到他痊愈。
有次他染了风寒,时未凝甚至彻夜未眠,就为了定时给他换额上的帕子。
如今……
三日后,宋闻洲身子已然大好。
时未凝正在书房整理行装,忽听侍女来报宋闻洲到访。
她放下手中的兵书,抬眸就看见宋闻洲站在门口,脸色还有些苍白。
“你好些了?”她示意他坐下。
宋闻洲没动,目光扫过满地箱笼:“你在给父亲收拾行囊?”
“嗯。”时未凝将一叠舆图收入匣中。
“我们说好的今日一起去祈福。”宋闻洲嗓音很温柔,“现在出发吧。”
时未凝动作一顿。
阳光透过窗棂,在她睫毛下投出细密的阴影。
她合上匣子,“我还要送父亲。”
宋闻洲上前两步:“未凝,你最近......”
“未凝闻洲!”夏黎的声音从院外传来,“你们看我买到了什么!”
她举着一对泥塑娃娃跑进来。
“未凝,你看这对泥人,做工太精致了,我从前从未瞧见过。”
时未凝看着夏黎塞进她手中的女娃娃,泥塑的笑容憨态可掬。
夏黎笑道:“未凝,我们一起去寺庙吧。”
“你们先去吧,”她将泥娃娃放回夏黎手中,“我收拾完行囊,随后就到。”
宋闻洲笑了笑:“也好,那我们在庙里等你!”
时未凝的眼眸落在两人十指相扣的手上,并未再开口。
最新评论